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值得買但是要撿便宜才買的 Keilberth 1955 指環

期待多時,終於在前陣子看到Keilberth的1955年拜魯特現場實況的華格納指環中的女武神(Die Walkure)有在特價促銷,狠下心來用$29買了一套二手的。一套四張CD,以二守的價格來說,還是算貴的,更別提全新品動輒$90以上的驚人價錢。



自從2006年英國的Testament唱片公司發行這套指環中的齊格菲之後,馬上在指環迷甚至古典音樂樂迷之間引起一陣騷動。主要是因為他不像其他50年代的拜魯特實況錄音,而是有很多賣點。這些賣點加起來,讓這套指環成為非買不可的收藏品。

首先,這套據說是第一套用立體聲技術錄製的指環全曲。過去的觀念都認為,Georg Solti與維也納愛樂在1960年代的那套指環(DECCA),是第一套立體聲指環,而那套指環的錄音效果以及Solti淋瀝的指揮風格,讓那套版本至今依舊號稱最經典且公認最safe的必備版本。殊不知,其實早在1955年,同樣一批錄音工程師Wilkinson與製作人Culshaw,就已經在拜魯特嘗試使用最新的立體聲錄音技術來收錄指環。錄音的成效顯然十分卓著。只是不知道甚麼原因,這套錄音被遺忘在DECCA庫房裡超過40年。相關的傳言不斷,卻鮮有幸運兒能夠欣賞到這套最早的版本。直到Testament從DECCA那裡取得版權之後,終於與愛樂者見面。



其次,不只是第一套立體聲錄音的指環,也是第一套立體聲實況錄音的指環。在錄音室完成的指環,最大的優點往往是可以動用更著名的的管弦樂團,在傳統的演奏廳或是音效良好的錄音室,經過完整仔細的剪接彩排之後,精雕細琢出完美的成品。Solti那套經典版本幾乎充分體現了以上的特性。維也納愛樂比起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平均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吧。錄音效果更是驚人的好。相較之下,指環實況錄音,多半出自拜魯特。曾經聽過一種說法,華格納規定指環只能在那個由他親自設計打造的音樂殿堂中上演,所以,要在其他地方聽到完整版的指環,可謂難上加難。實況錄音自然得出自那個一年一度的音樂季場合。偏偏那個音樂廳的特殊造型,管弦樂隊的樂池是一種向下延伸的位置,而且樂手的座位編排方式也不同,因此給實況錄音的麥克風位置造成一定的挑戰。考慮到這個因素之後,Keilberth 1955年這套立體聲的版本所展現出來的效果,真的會讓人非常的佩服。歌手的音量與樂團的音量之間平衡感很好,舞台上一舉一動的腳步聲,可以聽得出來,而樂團的木管樂器的音色,強弱對比,都在水準之上。

第三個賣點就是參與演出的陣容。很多資深樂迷喜歡說,1950年代的拜魯特是一個已經逝去的acoustics黃金年代,當時的重量級指揮家都曾經參與指揮,留下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演出,福佬,克納,克勞斯,還有Keilberth等。而當時募集到的唱將陣容更是驚人,Flagstad,Varnay,Modl等等,都是數一數二獨當一面頂級歌手。所以,每當指環迷只能透過單聲道的破爛錄音來欣賞與想像現場演出的場景與音樂時,心中的感慨是必然的。如果有好的錄音,收錄精彩的演出,該有多好,可以聽出更多的細節,更有臨場感。現在,Testament這套錄音著實滿足了這些資深樂迷的需要。表現出來的成果的確非凡。我自己還沒有那種功力可以比較不同歌手在同樣角色的優劣,但是單就欣賞的過程中,我特別喜歡這個版本的戲劇性,不管是父親與女兒理性的辯論罪與罰,或是父親對於女兒未來前途的關愛,都非常生動。



雖然我現在只有女武神,但是應該會慢慢把其他三齣給收齊,因為整個音樂的表現非常讓人滿意。但是,有兩個缺點是非常嚴重的。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新的一套,四張CD,竟然定價將近90美金。雖然一般可以用$50左右買到,但是還是非常的昂貴,我也真的買不下手。特別是,其實整個錄音的時間是有可能塞進去三張CD的容量的,大多數現在市面上的版本也都只需要三張,Testament卻選擇用四張。我想,除了增加張數可以定價定高一點之外,沒有甚麼很大的差別。所以,等二手CD是一個比較實際的策略。另外一個缺點也非常嚴重,雖然網路上提到這個問題的愛樂者不多。就是,這些CD雖然定價超高,但是卻裝在環保紙盒中,每張CD個別裝在紙袋(paper sleeves),再搭配一本精美的解說冊。鑑於超高定價,我原本想應該也是豪華的包裝品質,硬殼的slipcase,加上笨重但是堅固的jewel case,附上一本厚厚大大的解說書才對。可是,期望與現實的落差真的太大了。雖然紙盒印刷與品質都沒有問題,解說冊也很有用,也有完整但小字體的libretto,可是,真正的問題在於那些裝CD的紙袋,品質真是讓人傻眼的拙劣,紙張看起來與摸起來非常薄,很容易受潮(台灣的朋友有沒有碰到類似的問題?注意一下比較好。)而且很容易產生毛邊。CD如果常聽,拿進拿出的,絕對很容易產生滿滿的刮痕。我甚至覺得,那些紙袋的品質比廉價廠牌Brilliant使用的環保紙袋包裝都來品質更差。也比SONY的顧爾德大全集的紙袋遜色很多。失望之餘,趕緊拿了一些塑膠的套子把CD另外裝,塞進同樣的紙盒。原本附的紙袋就變成裝飾品。我可不希望它們聽個幾次就刮傷。



總體而言,個人認為這套CD值得大力推薦。如果你不想一套一套蒐集,也可以考慮最近推出的整套指環,雖然我不知道裡面的解說冊有沒有縮水。所費不貲,多找找比價,或是等二手市場降價。

[10/29/2008]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再談李雲迪

中國鋼琴家李雲迪今年度在美國的巡迴演奏行程,幾天前終於到了紐約市的卡奈基音樂廳。樂評也很快就出現在紐約時報的報導(10/13/2008)。讓我感到訝異或是欣慰的是,寫作該篇樂評的樂評家ANTHONY TOMMASINI所傳達出來的感受,竟然跟我在幾個月前在本地聽到的感受非常的接近。



當然,每個音樂家每天的狀況都不一樣,在不同的場子,面對不同的觀眾,很自然的會有不同的表現。節目單上的曲目也不盡相同。但是,看了那篇樂評之後,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比較價值。因為,兩場音樂會的曲目非常的接近。蕭邦的四首馬祖卡,平靜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李斯特/舒曼的改編曲,下半場是展覽會之畫。

這這篇樂評也很難不落俗套,拿他跟郎朗來做對比,後者在舞台上的浪漫外放式表演風格,跟前者較為冷靜內鍊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作者說,怎麼好像當天晚上,向來比較冷靜的李雲迪也沾染了一點Langisms。當然,這句話是褒是貶,就看你怎麼解釋了。

提到蕭邦的四首馬祖卡(Op. 33),樂評人說,他的演奏,「在華麗的外貌下,難掩躁動與滑稽的內涵」(his performances, for all their splendors, were restless and jerky)。這當然是很高竿的音樂評論,用字精確。他知道馬祖卡舞曲的困難,在於重拍應該打在哪個地方。但是,李雲迪的表現讓他覺得有急躁趕進度的樣子,重拍下的不太對。雖然我不懂馬祖卡舞曲的拍子問題,但是幾個月前我在聽的時候,也有這種類似的感覺,只不過我只能用「不太對味」的籠統字眼來表達。



另外,關於蕭邦的這首平靜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有關波蘭舞曲的部份,樂評人寫:「絢麗的樂段與驚人的速度讓人血脈賁張,但是讓人喘不過氣的音樂顯然有些狂熱過頭了」(The polonaise, which festoons a jaunty dance tune with dazzling runs and passage work, was exciting but so breathless that it became hectic.)。我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偉大音樂家的音樂需要呼吸,你也聽得到呼吸,特別是蕭邦的音樂,之所以說他是鋼琴詩人,就是因為在樂句樂句之間,聲音與無聲之間,和聲之間,應該有一定的氣息的流動。

至於展覽會之畫,樂評人也沒有甚麼好印象。只看到快速的音符與淋厲的技巧,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快,聲音這麼大,好像聽不出個所以然,只是為了要show技巧嘛?(But did he race through the dauntingly difficult “Marketplace at "Limoges" just to show off his nimble fingers and awesome repeated-chord technique? Final notes of certain phrases were swallowed up as he lurched to the next.)

這位樂評人對於李雲迪與小澤征爾的那張協奏曲讚譽有加,他最後表示,也許多演奏一些室內樂,跟一些比較強勢的指揮合作,對他會有幫助吧。



當然,紐約樂評人向來以尖酸刻薄著稱,看走眼說錯話的事情也不是沒發生過,聽聽就好。只不過,讀到一篇可以讓我產生共鳴的樂評,還是讓人欣慰。

舊文:李雲迪:sensation or success

http://richterrecorded.blogspot.com/2008/03/sensation-or-success.html

原文:New York Times (10/13/2008)。

http://www.nytimes.com/2008/10/13/arts/music/13yund.html

[10/17/2008]